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 台北市南京西路5-1號12樓之1 02-2567-5690

人都需要【安撫】才能生存


文/黃雅芬醫師 2011/07/08


讀過心理學的人大概都知道,以前有位科學家曾拿剛出生的小猴子做實驗,先將牠們與親生媽媽分開,然後在籠子裡提供兩種不同的”代理母親”,一個是有提供奶水的猴形鐵絲網代理媽媽,另一個是沒有奶水但外表包覆絨布的代理媽媽。你猜小猴子會比較喜歡哪一個代理媽媽呢?結果,只有當肚子餓的時候,小猴子會去找鐵絲網媽媽喝奶,但是一喝完就又飛快地回到絨毛媽媽身邊磨蹭與玩耍,在受到驚嚇的時候更是會緊抱著絨毛媽媽不放。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只給孩子吃飽還不夠。


溝通分析理論認為,每個人都需要獲得一定程度的生理刺激和心理認可才能順利生存,這些需求可以透過”安撫(stroke)”來獲得滿足。人們可以用身體接觸、語言及非語言等方式來給予或接受安撫訊息,而內容又可分為正向與負向,有條件或無條件的。無條件的正向安撫算是其中最難的一種,通常需要透過不斷練習才能具有此項”功力”(傳達的訊息可能像:「不論怎麼樣,媽媽都愛你、關心你」、「你(不管做什麼都)好棒喔!」)。


當人們得不到正向安撫時,往往會轉而尋求負向安撫,不管年紀多大都一樣,例如:孩子當媽媽忙著和鄰居聊天時,會想盡辦法搗蛋來引起媽媽的注意,結果挨罵或被打;青少年不能忍受沒有人注意他,因此奇裝異服、特立獨行,引起師長或同儕注意,受到糾正或責罵;商場與情場都失意的老闆,選擇到酒店狂歡作樂,享受君王式的款待。這些不得不的選擇,其實都是為了生存,就像台語說的:「沒魚蝦也好」。


安撫也可以自己給自己,不一定要向別人要,例如:打從心底肯定自己、鼓勵自己;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從事有益身心的休閒活動、吃一頓美食、看一場喜歡的電影、讀一本好書、維持充足睡眠等,你可以透過自助獲得一些不錯的安撫,讓自己過得更好。


有趣的是,有些人的身邊其實並不缺乏安撫,但是他們卻有困難接受別人甚至是自己給的安撫,這其中隱含了某種程度的自我毀滅(此現象常見於憂鬱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專業協助。


其實安撫無處不在,就連網路上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我們真該感謝臉書和其他互動媒體的創立,讓現代人不致因為實體上的疏離(缺乏足夠的面對面交流與安撫 )而導致生存困難。從今開始,不妨多幫親友按個”讚”或給個回應吧,這可是現今最新潮的一種安撫模式!如果沒有別人按,那至少也給自己按一個”讚”吧,請記住:「人都需要安撫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