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 台北市南京西路5-1號12樓之1 02-2567-5690

價值觀考驗親情


文/黃雅芬醫師 2012/01/31


我剛看完「為巴比祈禱」這部依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它描述了一位成長於基督教家庭的少年巴比因為長期隱瞞自己的同性戀傾向而痛苦不已,尤其當親愛的家人在面對相關議題時總以宗教之名提出十分負面的評論,更是一再加深他內心的恐懼,遲遲不敢向家人吐露心事。直到被哥哥發現情緒低落,他才坦承自己的性向以及無法改變的痛苦,全家人也隨之經歷了一連串情緒上的大風暴。巴比的母親尤其無法接受他的同性戀傾向,積極努力嘗試以醫療、宗教或社會等各種方式對他施壓,期待他的”病”能夠”好轉”,以符合她心目中異性戀好兒子的形象。試著抗爭與遊說的巴比終究無法獲得母親的認可,於是他休學了、離家了、另尋新天地,儘管感情順利生活愉快,但其內心卻仍抱著深深缺憾,一直期待母親能夠早日接納他的天生本質、他選擇的朋友以及他想過的生活。在悲劇發生以後,傷心的母親嘗試閱讀兒子生前所寫的文字,想要了解事情為何演變至此,因而找上了兒子曾去過的同志教會,並接觸到同志父母支持團體,進而投身同志運動,想要挽救更多像他兒子一樣徬徨失措的年輕朋友。


電影中的這一家人全都讓人心疼。故事發生在1980年代,當時不少的美國民眾對同性戀者仍舊持有很大的偏見與歧視,更將同性戀和愛滋病畫上等號。在同性戀像是全民公敵的那時,當事人多半都選擇隱忍不彰,遲遲不敢向最親愛的家人朋友透露,深怕將會輕易切斷所有的心理支持系統。長期保守秘密很辛苦,尤其當這個秘密一旦揭露,同性戀者很可能將落得無家可歸,或是開始遭受一連串以矯正之名行虐待之實的各種處置。他們的家人朋友一旦知情,多半也跟著幫忙保守秘密,因此周遭人也都將共同承擔這股無形的恐同壓力。


除了性傾向之外,一直以來圍繞在我們每天生活中的,其實還有其他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價值觀,至今仍以不同程度不斷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您還熟悉以下這些在過去曾經引起無數家庭革命的價值觀嗎:「好女孩結婚前不該和異性同居」、「會穿耳洞和留長髮的男生都是壞人」、「本省人不可以和外省人結婚」、「一個家庭只能容許一種宗教存在」、「會去夜店的女生都沒教養」、「女孩子不必讀太多書,早點嫁出去比較好」、「做戲子沒出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小孩子有耳無嘴(台語,指大人講話時小孩子只能聽,不能有自己的意見,更不能反駁)」、「孩子發展不正常,都是媽媽沒教好」、「考上大學之後才能交男女朋友」、等。


我從這部電影裡看到的,除了同性戀議題之外,更看到了不同的價值觀如何深刻地影響著各種人際關係,尤其當彼此無法協調也無法給予對方應有的尊重與空間時,其實是很傷害感情的。青少年與父母間常因彼此價值觀的不同而形成親情的拉鋸戰,經常導致兩敗俱傷的局面。


我想與親子雙方分享的解套關鍵字是:「積極傾聽」 (不要太早否決,給對方充分解釋的機會,多了解他/她的思考邏輯)、「理性對話」 (幫助對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必要時可利用文字間接溝通)、「給予空間」 (不要逼迫對方立即改變想法,以免引起更大的反彈)、「持續關心」 (對事不對人,不因意見相左就完全不愛對方,試著不遷怒)、「耐心等候」 (給對方和自己多一點思考和求證的時間,找適當機會再溝通)、「虛心學習」 (如果事後證明對方是對的,自己也要保持風度並誠心道歉)。


人際相處其實有理可循,只要願意持續用心,必要時求教於有經驗的長者或是心理專家,假以時日必能漸入佳境。大家一起繼續“練功”吧!


【歡迎您到臉書粉絲頁對本文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