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 台北市南京西路5-1號12樓之1 02-2567-5690

緩讀不緩讀?


文/黃雅芬醫師 2013/12/20


對於已適齡需要就讀小學的特殊身心狀況孩子與家長而言,接下來的半年可能會是心中最為忐忑的時期。各縣市的教育局自每年的一月份起,會開始進行【特殊教育需求新生入學鑑定安置】,也開始受理家長提出的【暫緩入學申請】,以評定孩子是否需要延緩一年入學,或是直接入學接受特殊教育的相關協助


對一般發展狀況的孩子來說,滿六歲然後上小學,似乎沒有什麼好猶豫或掙扎的,但對於有著部分或全面身心發展遲緩的孩子來說,家長對於孩子上小學總會懷有巨大且多方面的擔憂。這是很可以被理解的情形,畢竟從幼稚園到小學,在環境、作息、學業要求等各方面的變動真的很大,孩子能不能適應?老師願不願意了解孩子的特殊性並細心協助?學校有沒有合適的特殊教育師資和相關配套措施?家長需不需要陪讀,或去學校擔任愛心爸爸或故事媽媽,以便就近照顧?面對著許許多多的未知性,家長們不擔憂也難。


緩讀,是【暫緩入學】的俗稱,對於即將年滿六歲需要上小學的各類身心障礙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透過家長向相關單位提出申請,經過一定程序的鑑定以獲得許可,將可換得一年的緩衝時間,可以投入更多的積極作為,讓孩子的整體狀況在更充分的準備下進入國小,以避免雖屆齡卻準備不足而直接入學所面臨的強烈身心壓力,為整體身心發展投下更加不利的震撼彈。


有些孩子在早年就已開始接受專業服務,在進入幼稚園前亦已接觸過特殊教育鑑定安置的流程,當面臨到進入小學的階段時,家長很自然就會開始和孩子的老師、醫師及相關治療師進行討論,做出是否申請緩讀的決定,並擬定後續的準備工作,家長心中雖然緊張,但在過去已有相關經驗,一切較能從容以對。


有些家庭對孩子的發展狀況或醫療資源的掌握度比較不足,可能到了大班透過老師建議,才開始積極尋覓並預約門診、等候安排心智測驗、要求開立相關證明文件、急忙詢問並撰寫緩讀計劃書,以滑壘方式趕在期限內送件,所有手續就像坐在雲霄飛車上,既刺激又驚險,好不容易辦妥所有文件順利送件,接下來又開始忐忑,不知鑑定結果是否如願,或是只能硬著頭皮把孩子送進小學再說。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需要緩讀?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有許多內在與外在因素需要合併考量。建議家長們應積極安排與教育專業(學校老師、學前巡迴輔導老師、等)及早期療育團隊(包含:心智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進行諮詢,在多方請教與討論後,努力為孩子與自己做出一個相對合適的決定。


各縣市政府在每年都會針對特殊需求學生的入學準備或緩讀申請舉辦行前說明會,家長們可就近洽詢戶籍所在地的教育局、特教資源中心、或各大專院校之特殊教育中心,以確保能獲取正確且充足的資訊。


延伸閱讀:


【國民教育法】(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927)


【強迫入學條例】(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928)


【身心障礙適齡「國民」(有些縣市是「學童」)暫緩入學實施辦法】



網路搜尋建議關鍵字:


「(所在縣市名)」+「身心障礙適齡」+「暫緩入學」



【歡迎您到臉書粉絲頁對本文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