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中的行為問題

文章日期:2012-04-13 00:27

        所有口語能力不夠用的孩子都建議嘗試文字溝通, 而迫切需要溝通者當然是行為問題最多的孩子,和他們苦惱的家人。

        大至自傷傷人,小至吐口水、推擠、站立、扭動、挖鼻孔、吐口水、摳腳、拉頭髮、跑動、脱褲子、尖叫、胡言亂語、握拳、躺地等,問題行為進入溝通現場有時緩解許多,因為溝通;有時更為激化,也因為溝通。

        很多父母師長觀察到孩子打字時能安坐較長時間感到驚奇不已,文字使人坐定成了第一印象,而非交談內容。另外有些平時怡然自得或了無生趣的孩子,溝通時激動難以自制,很久沒出現的問題行為冒出來,家長忙著安撫或責備孩子、向老師解釋和道歉,心中對文字溝通的狐疑又添幾筆。最辛苦的情形是問題行為最嚴重的,不敢奢望奇蹟好費力把孩子帶到老師面前,神經緊繃憂慮失控、傷人、被拒絕、希望落空,焦躁心情很難聽到看到孩子的文字訊息,部份又驚又喜半信半疑者還能再堅持,而困在行為層面幾無希望感的家長於是片面斷絕孩子溝通權利。

        以下是我的建議:

家長們,請聚焦於文字溝通行為和內容,不論孩子年齡多大,八十歲之前(國人平均壽命)總要設法取得溝通管道。長期來看溝通能減少行為問題,短期起伏需要明智、溫柔、希望感和其他人鼓舞。若是不談心情、現在、過去和未來,只做國語、數學、自然和英文,跛腳的溝通降低失控機率,卻不是大家要的。

給孩子,鎮定放鬆有助傳達訊息,焦慮失措則會傳染。把大人的責任交回去,專注於控制、享受表達、珍惜互動時光。

給老師,除了相信孩子,也要相信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