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於身心障礙者
文/王麗娟心理師 2013/12/24
一位自閉症少年欣賞雲門新舞作【稻禾】之後,呈現激躁難解的外顯行為,與平日靜謐平和氣質相去甚遠。
矛盾又有趣的現象發生了,透過【文字溝通】,孩子才有機會親近藝術;若非文字溝通,心靈悸動大半被曲解為行為問題。
若問藝術、文學與知識對人生有什麼用處?也許只是純粹無目的性的快樂。反觀身心障礙者慣常被保護與指導,侷限多於生命自覺,生活自理優先於個人選擇,幽暗晦澀日復一日。
就當實驗,隨著現代舞舒展身心鬱結再回到練習綁鞋帶,比起悶在家中重複千次更有奇效。
將上文寄給孩子與家人請求同意發表,收到回覆如下:
「看完文章很想掉淚
若非文字溝通
勝皓不會如此深刻地感受生命
因為一切"掙扎" ..... 都只是枉然
會打字之後 衝擊一波接一波
勝皓闖過一關又一關
這是生命的淬煉 生命的洗禮
透過打字 所有愛他的人陪著他"受洗"
其實.......還蠻爽的
王老師盡量寫 盡量發表
這是我們的榮幸 嘿嘿
皓媽」
【歡迎您到臉書粉絲頁對本文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