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懶人包及隨堂考10題
文/王麗娟臨床心理師 2015/04/14
不少人覺得50分鐘遊戲治療自費一千五百元太貴了,決定回家自己和孩子玩,以下提供遊戲治療懶人包及隨堂測驗。
遊戲治療:
兒童可能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嘗試去說他們的感覺,或他們如何被自己的經驗所影響。但是如果在一個關心、敏感且富同情心的成人面前,他們會選擇玩具來表達出自己的感覺,且用玩的方式來說出經歷過的故事。兒童的遊戲對他們自己來說相當重要且有意義,因為透過遊戲,他們能探索那些語言無法表達的領域。兒童能用玩具說出嘴巴無法表達的話,做出現實中不敢做的事,及流露真正的情感。遊戲是兒童象徵的語言,並且能揭露:兒童所經驗的、對經驗的反應、對經驗的感覺、兒童的願望及需求、對自我的概念。
遊戲治療者:
在兒童生命中,遊戲治療師是一個獨特的成人,因為治療者以一種超越性的態度對待兒童,避免任何企圖去指導、促進或報導。相反地,他的回應方式能引發兒童內在力量去自我指引。
與兒童建立關係:
一、為兒童建立一個安全的氣氛
二、了解及接納兒童的世界
三、鼓勵兒童情緒面的表達
四、建立一種被允許的感覺
五、幫助兒童自己做決定
六、讓兒童有機會去承擔責任及發展控制感
療效性反應範例:
兒童:我該用什麼顏色畫這隻青蛙?
治療者:在這裏,你可以決定你想要什麼顏色的青蛙。
兒童:我不知道,黑色可以嗎?有沒有一些青蛙是黑色的?我的老師說青蛙是綠色的。
治療者:你喜歡用黑色畫青蛙,但是你不確定這樣做可不可以。
兒童:對啊!你應該告訴我用什麼顏色。
治療者:你希望我來替你做決定。
兒童:對啊!每個人都會那麼做的。
治療者:每個人都會直接幫你做決定,所以你認為我也應該這樣做。但是在這裏,你可以決定你想要的青蛙顏色。
兒童:我要用藍色。全世界第一隻藍色的青蛙!你好好玩。
治療者:你覺得我跟別人不一樣,因為我沒有告訴你應該做什麼。
兒童:嗯……比如說一隻藍色的青蛙。
隨堂測驗:
請選出最具療效的反應,每題10分。
第一題
兒童:(拿一把梳子替娃娃梳頭。)
A. 治療者:你把她弄得好漂亮。
B. 治療者:你知道怎麼替她梳頭。
C. 治療者:請你輕輕的替她梳頭。
建議反應:B
A可能使兒童取悅成人,繼續類似活動以得到讚美。
B反應兒童的能力,而不是對結果作評價。
C無益的反應,武斷的指導兒童行為。
第二題
兒童:我和青青玩跳房子……
A. 治療者:聽起來你和青青在一起做很多事。
B. 治療者:青青是你的朋友嗎?
C. 治療者:一定很好玩!
建議反應:A
A既了解兒童所說的,也把焦點擺在兒童身上。
B問題只滿足治療者的疑問,青青是不是一個朋友並不重要。
C兒童並未說好不好玩,治療者過早下結論。
第三題
兒童(發現一個小盒子)在裏面的東西都到哪裏去了?(接著把娃娃的鞋子擺進去。)
A. 治療者:你認為鞋子應該擺裏面嗎?
B. 治療者:你找不到裏面的東西嗎?
C. 治療者:你決定鞋子應該擺在那裏。
建議反應:C
A質疑兒童的決定,令兒童懷疑自己,未能傳達了解之心。
B兒童並非提出問題,治療者的回應亦無意義。
C肯定兒童能做決定的能力。
第四題
兒童:打雷好可怕。
A. 治療者:打雷的時候讓你感到害怕。
B. 治療者:打雷有一點可怕嗎?
C. 治療者:不要害怕。
建議反應:A
A傳達對兒童感覺的了解。
B用「有一點」降低了兒童真正的感覺,以疑問句結尾表示治療者不明白兒童真正的感覺,需要再確定。
C不允許兒童表達情緒。
第五題
兒童:(努力將兩片樂高積木拆開。)
A. 治療者:雖然很困難,但是你不放棄。
B. 治療者:手好痛喔。
C. 治療者:你很努力想把他們拆開。
建議反應:C
A兒童擔心治療者認定他放棄會對他失望,即使辦不到也難以停止嘗試。
B治療者加入自己的想法,干擾兒童的感受及方向。
C指出兒童的努力,陪伴他。
第六題
兒童:我要把這個卡車丟出去。
A. 治療者:你可不可以想些別的方式來玩?
B. 治療者:你喜歡丟卡車,但是卡車不是給人丟的,卡車是放在地板上玩的。
C. 治療者:不可以丟卡車。
建議反應:B
A暗示如果兒童想不出其他方式,原先的也是能被接受。
B指出兒童的希望,設定明確的限制,且提出能接受的方式。
C未能把責任交回兒童手上,促使其感受到控制,變得真正有動機。
第七題
兒童:(拿起塑膠吸盤式飛鏢)這個怎麼玩?
A. 治療者:你希望我告訴你怎麼玩這個飛鏢。
B. 治療者:你可以射在鏢靶上或牆上,但不能射我或射在鏡子上。
C. 你希望我告訴你怎麼做。在這裏,你可以自己決定。
建議反應:C
A拖延式的反應並不恰當,治療者該說的是下一步的話。而且治療者指出「飛鏢」降低了兒童的創造性,他或許想作其他用途。
B指導且限制了兒童的活動,壓抑了創造力。治療者個人焦慮使其提前設限,未有跡象顯示兒童想射治療者或鏡子。
C第一句話是沒有必要的,第二句才讓兒童覺得自由,可以去創造。
第八題
兒童:(故意在白板上寫SKOOL)我這樣拼對嗎?
A. 治療者:在這裏,你可以用任何你喜歡的方式來拼。
B. 治療者:你告訴我那樣拼對不對?
C. 治療者:你希望我告訴你怎麼拼,但我知道你自己會拼。
建議反應:A
A很具體,尊重兒童的決定,讓兒童感覺到自由。
B未讓兒童感覺到自由,而且強調對與錯。
C反應了兒童明顯的要求,用語強調在治療者方面,並給兒童造成壓力。
第九題
兒童:這些玩具我真的都可以玩嗎?
A. 治療者:每星期三我們見面的時候,你可以玩五十分鐘。
B. 治療者: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這些玩具你都可以玩。
C. 治療者:你好像很難相信這些全部可以玩。
建議反應:C
A沒有回應到兒童所強調的自我。
B反應著重在活動層面,忽略了兒童潛在的感覺。
C顯示真正了解兒童的感覺。
第十題
兒童:(玩許多玩具)
A. 治療者:婷婷,我們還有五分鐘可以待在這裏,好嗎?
B. 治療者:婷婷,我們還有五分鐘可以待在這裏。
C. 治療者:婷婷,真的好好玩喔,等一下媽媽就要來接你了,下星期再來玩。
建議反應:B
A暗示兒童有選擇,事實上兒童沒有選擇。
B明確表達治療性設限,維持治療結構。
C提供過多訊息,未能明確設限。
到這裏,你發現遊戲治療一千五百元自己賺很挑戰。
上文內容摘錄並改編自「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作者蓋瑞‧蘭爵斯,譯者高淑貞,桂冠圖書。
【歡迎您到臉書粉絲頁對本文發表意見】